沈忠伯住在上津桥程氏的馆中,管理支出收入一点也不马虎,和别人交往,说话必以诚信,行为总是不超出礼节的范围.我的朋友汪大绅,也在程氏那里教学生,见到沈忠伯这样很惊异,说:“这是你的本性吗?还是习惯了才这样安然?”
沈忠伯说:“我曾听过黄先生若木的教诲.当初我贫穷困苦.惶惶然好像丢了什么;急然经常想得到什么.唉,完了.黄先生接近我然后教诲道:‘你别这样,听我给你说.我以前经常贫困潦倒,一天吃不上饭,就想出门求别人.走到院子,刚好中午,看着自己的影子忽然自叹道:“嗨!七尺男子,背天履地,不自重,难道要向别人乞讨吗?如果我命中注定要死,出门能有什么办法?”于是闭门端坐三天.病体僵直,忽然听到敲门声,勉强起来,慢慢走过去开门,原来是朋友带着一个劳力,担着二十斗谷子,两千文钱,进门叫道:“我的错啊!我的错啊!我本来就担心你有困难不告诉我,我没想到你窘困到这种地步了!”扶我坐下,叫劳力买柴煮汤与粥,洗过手然后吃完饭才离开.于是我常常闭门不出,然而粮食又快没了,也不知道怎么去得到.你好好努力吧!’我听了先生的话,知道命运是不可改变的,强求的人白白受苦,于是我的意志就坚定了,至今还守着.”
又说,先生为人坦坦荡荡,善于诱导人.修习青乌家言,走到哪里他的为人都会被认可,想让自己死去的儿子速葬,审查正反面,谨慎利害而已,别人的送钱,不启封,扔进瓮里.儿子瞑目后,才与人下棋,门外没人来道贺,忠伯整肃衣冠,上堂想要致礼,先生不看他.过了一会儿对他说:“忠伯,你怎么也这样庸俗?”忠伯道歉不敢这样了.
又有人说,先生住在木渎的时候,冒雨进城,只穿着木屐,去来六十里.有人说:“路上泥滑容易跌跤.”先生说:“我脚趾头有眼睛.”先生很喜欢喝茶,贮藏雨水数十瓮,客人来了,捡几个松子煮进去饮用.早晨起来东向坐,吸收太阳的精华每天都是,老了以后,精神强健不衰.死的时候八十多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