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 >
用认识反复性原理,说明对社会主义建设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
人气:226 ℃ 时间:2019-10-17 11:33:22
解答
构成了被学术界称为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完整的理论体系.第一层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得以巩固和发展的物质前提和根本途径.只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高效率.第二层次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这个规定,确保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使生产发展成果属于人民,为生产力的持续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另一个要求是公平性.第三层次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消灭、消除两极分化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一层次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角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富裕是效率提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同富裕则是社会公平的最高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论的这三个层次互为条件,互为前提,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它们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中各有着特定的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的统一、社会主义物质基础和社会关系的统一、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和最终目标的统一.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都是受生产力状况所制约的,它们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根本要求,但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身.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始终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应该认识到,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都只能根据生产力的客观要求来确定.也就是说,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要在改革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当作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传统观念.邓小平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两种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就从根本上解除了所谓市场经济即资本主义、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使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以市场为取向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再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原理.诚然,经典作家没有明确使用过“社会主义本质” 这个概念,但它们在考察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趋势时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曾经预示,未来社会将“由社会全体成员组成的共同联合体来共同而有计划地尽量利用生产力;把生产力发展到能够满足全体成员需要的规模;消灭牺牲一些人的利益来满足另一些人的需要的情况;彻底消灭阶级和阶级对立;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12]不难看出,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同当年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就是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的全面发展和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所要达到的最高价值目标.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这个奋斗目标.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不仅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时代性.这又一次证明邓小平理论在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总之,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它从最高的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切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情况,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
“社会主义”一词的由来
“ 社会主义”一词源于拉丁文,一说由socialis(同伴的、同伙的)一词引出,一说由socius(喜欢社交的)一词引出,原有社会的、共同的、集体的生活之意.
关于“社会主义”一词的最早使用,通常有三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最早使用的是德国神学家、天文教本尼迪克派教士安塞尔姆.德辛在1753年与人论战时把遵循自然规律的人称为社会主义者.第二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先使用的是意大利传教士,表示一种上帝安排的传说制度.后来与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相联系而获得了政治意义.第三种说法认为,“社会主义”一词最初出现于19世纪20至30年代欧文主义的刊物《合作》杂志和圣西门主义的刊物《环球》杂志上.空想社会主义者用这个词来表达他们不满资本主义社会中盛行的个人主义而期望实现的集体主义理想.
19世纪30至40年代,“社会主义”一词在西欧广为流传.起初,这个词含有为提高劳动群众的福利和保障社会和平而改造社会制度的意思,容许财产不平等存在.而当时的“共产主义”一词,则一般是指通过生产资料(有时也包括生活资料)公有的办法来建立社会平等,主张取消财产不平等.所以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于科学社会主义以前的空想社会主义和空想共产主义理论,有时统称为“社会主义”,有时则加以区别.马克思、恩格斯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作了科学解释,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无产阶级开始独立的政治斗争以后,资产阶级经常利用“社会主义”来反对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恩格期曾指出:“在1847年,社会主义是资产阶级的运动,而共产主义则是工人阶级的运动.”
马克思在1842年10月15日写的《共产主义和奥格斯堡<总汇报>》一文中,恩格斯在1843年写的《大陆上社会改革运动的进展》一文中,分别首次使用了“社会主义”一词,并赋予了科学的含义.不过在当时,马克思、恩格期是把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同义语来使用的.
从此以后,作为思潮的名称,“社会主义”通常是指科学社会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即关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但是,“社会主义”仍有各种各样的含义和用法.马克思、恩格期在《共产党宣言》中,把除了科学社会主义以外的19世纪中叶在欧洲流行的社会主义思潮归纳为反动的社会主义(包括封建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真正”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社会主义和批判的空想的社会主义).
19世纪70年代,西风东渐,“社会主义”一词才开始在日本、中国书刊中出现.日本学者加藤弘之于1870年在《真政大意》中用日文片假名音译西方“社会主义”一词,西周于1871年在《百学连环》中意译为“会社之说”,福地源一郎于1878年6月《东京每日新闻》上第一次用汉字意译为“社会主义”.我国的《西洋杂志》于1878年音译为“索昔阿利司”,《万国公报》于1899年意译为“安民新学”、“养民学”,康有为、梁启超从1901年至1902年意译为“人群之说”、“人群主义”.梁启超从1902年9月25日出版的《新民丛报》第18期开始,把当时日本人通用的“社会主义”一词移植过来.从些,“社会主义”一词在我国书刊中逐步得到使用.梁启超是最先把社会主义学说介绍到中国来的人,李大钊是第一位在中国传播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人.
现存的社会主义国家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
* 古巴共和国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
历史上的共产主义国家
*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苏联)(1922~1991年)
o 加盟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
o 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乌兹别克、哈萨克
o 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立陶宛、摩尔多瓦、拉脱维亚
o 吉尔吉斯、塔吉克、亚美尼亚、土库曼、爱沙尼亚
* 东欧各国:
o 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1948~1990年)(人民共和国1948-1960;社会主义共和国1960-1990)
o 匈牙利人民共和国(1949~1989年)
o 罗马尼亚社会主义共和国(1947~1989年)(人民共和国1947-1965;社会主义共和国1965-1989)
o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946~1990年)
o 波兰人民共和国(1944~1989年)
o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1946~1990年)
o 阿尔巴尼亚社会主义人民共和国(1946~1991年)(人民共和国1946-1976;社会主义共和国1976-1991)
o 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45~1992年)(民主党联邦1945-1946;联邦人民共和国1946-1963;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1963-1992)
+ 加盟社会主义共和国:
+ 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和赫塞哥维纳
+ 克罗地亚、马其顿共和国、斯洛文尼亚
* 东亚各国:
o 蒙古人民共和国(1924~1991年)
o 柬埔寨民主共和国(赤柬)&柬埔寨人民共和国(1975~1979~1989年)
* 西亚和南亚各国:
o 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后称阿富汗共和国)(1978~1992)
o 也门民主人民共和国(南也门) (1967~1990年)
* 非洲各国:
o 埃塞俄比亚人民民主共和国(1974~1991年)
o 贝宁人民共和国(1975~1990年)
o 安哥拉人民共和国(1975~1992年)
o 刚果人民共和国(1969~1991)
o Image:Mozambique flag 1975.gif 莫桑比克人民共和国(1975~1990年)
o 索马里民主共和国(1969~1991年)
推荐
猜你喜欢
© 2024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