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要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首先要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植树造林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好方法.
故答案为:多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Ⅱ)(1、实现二氧化碳液化,压缩过程将会消耗能量.故答案:消耗
(2)二氧化碳溶于水后会生成碳酸,反应式:CO2+H2O═H2CO3
(3)因为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气体的溶解度增大,二氧化碳在深海中的溶解度大于大于通常状况下的水中的溶解度.
故答案:大于、深海中压强大、温度低,气体的溶解度增大
(二)(Ⅰ)了解了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方程式如下:C6H10O5+6O2═6CO2+5H2O
(Ⅱ)(1)因硝酸铜溶液是蓝色的,而工厂排放出的是无色废水,通过观察可知第一次检测结果不正确.
故答案:一
(2)如果废液中有AgNO3,当加入含氯元素的溶液后,其中的Ag+会与Cl-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AgCl沉淀,而检验时发现没有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没有Ag+.所以可用氯化钠(或氯化钾)等检验.
故答案:氯化钠(或氯化钾)
(3)据题意可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碳酸钾可以与废液中的Ba(NO3)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除去Ba(NO3)2,并生成硝酸钾(或KNO3),硝酸钾是一种化学肥料,因含有K和N,叫做复合肥料.
故答案:硝酸钾(或KNO3)
(4)废水中Ba(NO3)2的质量分数为2.61%,100吨废液中含Ba(NO3)2:100×2.61%=2.16t
设所需K2CO3的质量为X
Ba(NO3)2+K2CO3=BaCO3↓+2KNO3
216 138
2.16 X
216
138=
2.16
X
X=1.38t
因草木灰中K2CO3含量为30%,故1.38tK2CO3需草木灰:1.38÷30%=4.6t
答:每天需要4.6t吨K2CO3含量为30%的草木灰提取物,才能将废水中的钡离子除去.
试题解析:
(一)(I)首先要了解如何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
(II)了解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以及碳酸的形成.
(二)(I)其此了解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基础上书写反应式.
(II)(1)根据颜色判断
(2)知道Ag+与哪些离子可生成沉淀.
(3)了解碳酸钾与Ba(NO3)2的反应原理.
(4)首先计算出100吨废液中含Ba(NO3)2的量,在书写对化学反应,最后计算出K2CO3含量为30%的草木灰是多少.
名师点评:
本题考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考点点评: 本题以二氧化碳为切入点,即考查了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又考查物质的鉴别,除杂的方法,化学式的有关计算.培养学生的总和化学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