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数学
>
七年级数学书上的二元一次方程组问题第119页的第九题
取一根弹簧,使它悬挂2kg物体时.长度是16.4cm;悬挂5kg物体时,长度是17.9cm.弹簧应取多长?
关系式:m=k(L-L0),其中,L0是弹簧未挂时的长度,k是一个常数,m是弹簧悬挂物体的质量,L是弹簧悬挂m千克时长度
人气:430 ℃ 时间:2019-09-24 04:50:39
解答
m=2时,L=16.4;m=5时,L=17.9 代入m=k(L-L0)
2=k(16.4-Lo) (1)
5=k(17.9-Lo) (2)
(1)除以2 得(2) 2/5=[k(16.4-Lo)]/[k(17.9-Lo)]
2/5=(16.4-Lo)]/(17.9-Lo)
2(17.9-Lo)=5(16.4-Lo)
解得Lo=15.4代入(1) 解得k=2
所以m=2(L-15.4),
推荐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得有关试卷
某七年级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慎将墨水瓶打翻,使一道应用题只看到如下字样:“甲、乙两地相距40km,摩托车的速度为45km/h,运货汽车的速度为35km/h,“”?” (阴影部分是被墨水覆盖的
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几道问题
七年级(下)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应用题
七年级下册数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习题8.2(8)
观察下面一列数,探究其规律; 负一 二分之一 负三分之一 四分之一 负五分之一 六分之一 .
如何理解 函数二阶可导 ,函数的二阶导数不一定连续?
4 5 6 7 8 9
猜你喜欢
已知各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的正四棱柱高为4,体积为1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 ) A.16π B.20π C.24π D.32π
Don't forget to turn off the TV.=Remember to ( ) off the TV.
甲乙两地相距300千米,客车先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12千米后,货车从乙地开往甲地,4小时后两车相
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 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 D.像变小,速度不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个非金属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如图,D是△ABC的BC边上一点且CD=AB,∠BDA=∠BAD,AE是△ABD的中线. 求证:∠C=∠BAE.
分组分解:x的八次方+x的七次方+x的六次方+x的五次方+x的四次方+x的立方+x的平方+x+1 x的立方-4x-3
新概念试卷(二)
© 2025 79432.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电脑版
|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