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A
求物体A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图是 B在A上面有一条绳子连着B跟墙,A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求地面对A的滑动摩擦力 答案是24N可我对A受力分析,发现A受到2个滑动摩擦力,一个是地面对A的 一个是B对A的那么地面对A的摩擦力应该是24N-8N=16N啊?
人气:489 ℃ 时间:2020-02-06 03:22:43
解答
地面与A之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uN=0.4*(20+40)=24N(A对地,地对A都是这个数)
你说一下你为什么要用24减8 你在算A的合力?A对B有一个向右的摩擦力,B应对A有向左的摩擦力,这时A受到地面对A的摩擦力以及B对A的摩擦力。 这样分析哪里出错了?你的分析没错,但你看好题目:“求物体A受到的地面 的摩擦力”,跟“B对A的摩擦力”(这是“A受到 B 的摩擦力”)没有关系。根本不用到它。所以不用-8
推荐
- 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时
- 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匀速拉动物体A时
- A重40N,B重20N,A与B,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当用水平力向右拉动A,求B的滑动摩擦力 方向
- 用20N的水平力拉着一块重量为40N的砖,可以使砖在水平地面上匀速运动,则砖和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_.
- 如图所示,物体A重40N,物体B重20N,A与B、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体B用细绳系住,当水平力F=32N时,恰能将A匀速拉出,则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_ .
- 二次函数绕顶点旋转180度,所得解析式是原解析式的相反数,这话是对的吗?
- 将不带电的导体A和带有负电荷的导体B接触后,在导体A中的质子数将( )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 已知整数X满足不等式3X—4≤6X—2和不等式(2X+1)/3—1〈(X—1)/2,且满足方程3(X+A)=5A—2,试求代数式5A×A×A×A×A×A×A—1/2A的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