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P为椭圆X2/9+Y2/5=1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PF1F2的内切圆的半径为1/2,
我看到你回答别人的提问,但是看不懂,
S=1/2R(2a+2c)=1/2*1/2*10=5/2这一步就没看懂,这是谁的面积?什么公式呀?
y=h=2S/2c=(2*5/2)/4=5/4这不就更不懂了,纵坐标为什么这么求?
x=根号【9(1-5/16)】=3根号11/4
但是我没有什么财富值送给你了,真不好意思,抱歉!
人气:396 ℃ 时间:2019-10-17 02:47:57
解答
由于时间紧,我就用文字说吧,希望你能看明白,首先是第一个没看懂的面积公式,那个公式是三角形FP1P2的面积,推导很简单,连接内心和三角形三个顶点,构成了三个三角形,这三个三角形的面积之和正好等于三角形FP1P2的面积,整理完之后,面积就等于½×三边之和×内切圆半径,上面提到的2a+2c就是三边之和.
纵坐标为什么那么求,因为都知道面积了之后,直接用面积公式,三角形以F1F2为底,而高不就是纵坐标了吗,数学题啊,大多考的是知识之间的连环运用,
推荐
- 已知P是椭圆x2/4+y2/3=1上的一点,F1、F2是椭圆的两个焦点,若三角形PF1F2的内切圆半径为1/2,
- 已知点P为椭圆x29+y25=1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F1,F2是该椭圆的两个焦点,若△PF1F2的内切圆的半径为12,则点P的坐标是( ) A.(355,2) B.(3114,54) C.(3598,58) D.(2,54)
- 已知P是椭圆x24+y23=1上的一点,F1、F2是该椭圆的两个焦点,若△PF1F2的内切圆的半径为12,则tan∠F1PF2=( ) A.34 B.43 C.477 D.377
- 已知P是椭圆x^2/16+y^2/12=1上一点,F1、F2是该椭圆的两个焦点,若△PF1F2的内切圆半径为1
- 点P是椭圆 X2/25+Y2/16 =1 上的一点,F1和F2是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三角形PF1F2的内切圆半径为3/2,则当P在X
- 高中数学已知函数f(x)+sin(π-wx)coswx+cos²wx(w>0)的最小正周期为π
- 小红把她生日的月份乘以31,日期乘以12,然后加起来的和是170,小红几月几号出生?
- go back the same way的back后要加to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