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春望》的阅读理解题:
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你说说了在哪里?
5.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这首诗的首联表面描写都城破败、人烟稀少、草木茂密幽深的荒凉景象,实际深藏诗人的无限感慨.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6.读上面的诗,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
7.“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9.对“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两句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句诗写春望所见.一个“破”字,视野从城到山河,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视野从满城到花鸟,满目凄然.诗人的感情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B.这两句诗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变化.“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残垣断壁同富有生机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
C.诗意变化的又一例为“国破”与“山河在”.前写国都沦陷,城池残破,后写山河依旧,意思相反;“城春”与“草木深”前写明媚春景,后叙荒芜之状,前后相悖,这种诗意的变化,突出了山河破败的景象.
D.这两句诗以写景为主.句中的“国”、“山河”、“城”、“草木”都是诗人亲眼所见的景物.
人气:109 ℃ 时间:2019-12-24 11:31:01
解答
2 眼望京城的颓败景象,思念远在他乡的妻小,郁结在心中的苦痛无法排解,只好用手搔头,却又徒增发短衰老之叹.
3 感伤世事,忧国思家(亲)的痛苦心情
4 “溅","惊"都是使动用法,花使我的泪水飞溅,鸟使我的心灵惊悸.
花鸟本事是怡情之物,但因诗人感时伤事,怅恨离别,反而落泪惊心以乐景写哀情,深切表现出诗人感时伤事的情怀.
5 D
6老师木有讲.
是不是以写长安城里乱草丛深,一片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人烟稀少来衬托国家残破啊?
7一个破字写出了国都长安沦陷,城池破败的景象,令人触目惊心.
一个深字写出了乱草丛深,一片荒芜,人民离散,无人整治,令人满目凄然.
8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与难得.
9C
推荐
- 《春望》请展开想象,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 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短一点
- 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展示的画面和诗句的含义
- 古诗《春望》 描述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的含义是什么?
- 高数极限问题.求常数a b使 lim 三次根号下(1-x^6)-ax^2-b成立.
- 已知关于x的方程(m+1)x^2+(1-2x)m=2,m为什么值时:
- 矩阵函数有哪些背景和意义
猜你喜欢
-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出自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什么?
- 平方等于绝对值的数写正负1和正负0行吗
- 英语翻译
- 若向量a=(2,-3)b=(1,-2),向量c满足c垂直与a,b乘以c等于1,则c的坐标为
- 0,5,6,7组成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E,CF分别喂∠BAD,∠BCD的平分线.求证AC,EF互相平分
- ▲=5×★,4×▲+7×★=( )×★ 求括号里的数
- 8x的三次方加4x的二次方减2x减1,因式分解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