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7 下图是赤道及其以北地区三地夏半年某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过程(h是已知数),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A地的地理纬度是
(2)这一天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为
(3)C表示的地方时是
(4)这一天地球上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是
(5)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h的取值范围是
(1)90°N (2)(2h)°(解析:与晨昏圈相切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纬度×2) (3)12:00 (4)(90-h)°N~90°N (5)-23°26′~+23°26
我知道有以下两个结论
与晨昏圈相切纬线上的正午太阳高度=太阳直射点纬度×2
若某地一日内的太阳高度(角)为定值,则此定值为该日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1)(2)(4)题中我知道A全天的太阳高度一样都是h,但是怎么知道h是90度呢.从图中怎么分析?还有A的太阳高度角是90读,那么就说明这个地区的太阳直射角是90度了吗?
可能是我理解错了.太阳直射点又是多少?
人气:104 ℃ 时间:2019-08-17 23:17:26
解答
先纠正你的一个错误:h并不是90度,h是北纬90度对应的太阳高度,它显然是达不到90度的.
1.首先由A地太阳高度不变得知,A为北极点(因为地球以地轴为轴心旋转,北极点恰位于地轴),即北纬90度.
2.显然,B地处于极昼于非极昼边缘,所以其太阳高度由0到峰值再到0(不同意3楼说法,夜晚的话太阳高度是为负的),其峰值太阳高度即正午太阳高度为2h(我不建议你用死记硬背的方式,画个图看看,初中几何知识就能解决).
3.12点(这个没疑问)
4.由上可知,B地处于极昼的边缘,所以极昼的区域应为B地的纬度到90度,而B地的纬度即为90-h(画图一目了然,真的,相信我).
5.该题的意思是,A地太阳高度在全年的变化范围,显然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其为峰值23.5度;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其为谷值—23.5度.其他时间在二者之间徘徊.
推荐
-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 ),由( )向( )移动
- 37.是真是假
- 太阳年辐射总量高值区不可能出现在1.终年受副高控制,大气透明度大的2.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的地区3.海拔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强的地区4.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中部地区
- 一恒星昨晚20时位于观测者头顶,今晚同一地点再次位于观测者头顶的时间为( ) A.20时 B.20时56分4秒 C.19时 D.19时56分4秒
- 为什么近几年来,长江源头地区水流量减少甚至还有一些支流出现干涸现象
- 编钟为什么能发出声音?
- 甲乙两人维修一部机器,甲单独维修要3h,乙单独维修要2h,现甲,乙合作,修好后共得报酬90元,则甲应得到几元
- 已知m^2+m-1=0,求m^3+2m^2-2008
猜你喜欢